建筑资料下载 | 房地产资料 | 建筑资料库二 建筑课堂 | 建筑考试 | 装修设计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网站地图

首页

当前位置:牛气建筑网建筑工程考试频道安全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案例分析2016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二)» 正文

2016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二)

[10-22 18:15:47]   来源:http://www.67jzw.com  案例分析   阅读:8959

概要: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责任者、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二) 一、答题要点 (1)吊装作业摘钩前应按要求检查焊缝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摘钩; (2)3人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 (3)缺乏安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和检查; (4)加强安全遵章守纪的教育。 二、答题要点 这是一起因企业未按规定储存化工物料,救火措施不当所造成的特大伤亡事故。 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要用干燥牢固的铁桶外包装,里面还要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进行防潮。强氧化剂单独存在并不会自燃,但如果把它和有机物放在一起,便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热量。本案例中,创业化工厂的氯酸钠的包装是里面一个塑料袋,外面加一个编织袋。工人在用铁锹铲料时,难免把氯酸钠散落在外面。发生事故的前几天,天津持续高温,26日室外温度33℃,厂房房顶是石棉瓦,隔热性差,厂房内温度达40℃,塑料袋和编织袋本身就是有机物,于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放热,热量又加速了氧化反应,导致编织袋燃烧,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头,冒出黑烟。由于厂长和工人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

2016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二),标签:试题,真题下载,http://www.67jzw.com
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责任者、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二)
一、答题要点
(1)吊装作业摘钩前应按要求检查焊缝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摘钩;
(2)3人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带;
(3)缺乏安全监督人员的现场监督和检查;
(4)加强安全遵章守纪的教育。
二、答题要点
这是一起因企业未按规定储存化工物料,救火措施不当所造成的特大伤亡事故。
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要用干燥牢固的铁桶外包装,里面还要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进行防潮。强氧化剂单独存在并不会自燃,但如果把它和有机物放在一起,便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热量。本案例中,创业化工厂的氯酸钠的包装是里面一个塑料袋,外面加一个编织袋。工人在用铁锹铲料时,难免把氯酸钠散落在外面。发生事故的前几天,天津持续高温,26日室外温度33℃,厂房房顶是石棉瓦,隔热性差,厂房内温度达40℃,塑料袋和编织袋本身就是有机物,于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放热,热量又加速了氧化反应,导致编织袋燃烧,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头,冒出黑烟。由于厂长和工人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酸,氯在40℃下就会发生爆炸,第一声巨响就是氯酸遇热发生的爆炸。又由于备料车间同时堆放着2,4一二硝基苯胺,它遇高温高压气体冲击发生爆炸,产生第二声巨响,造成厂毁人亡。
预防:应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能存放在同一房间内。创业化工厂违反规定将强氧化剂氯酸钠用有机物包装并与有机物储存在同一车间内造成事故隐患,以致酿成大祸。
三、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1)由于矿井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井下通风不良,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2)该矿煤层干燥且煤尘具有爆炸性,而该矿又未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3)井下火工品和发电设备管理混乱,电雷xx8管存放不当,电缆有明接头,以致在拖动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xx8管脚线引起雷xx8管爆炸(即点火源),进而导致瓦斯煤尘爆炸。
间接原因:
(1)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瓦斯检查员)不具备安全资质,违反《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瓦斯检查员玩忽职守,空班漏检;
(3)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①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②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③井下物料放置混乱;
④该矿从矿长到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4)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监管监察不力。
2.处理建议
(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1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2)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93条,对该矿进行行政处罚;
(4)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监管监察不力,没有及时制止矿长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违法行为,应追究行政责任。
3.措施建议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3)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4)加强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应依法取得资格证,方可上岗;
(5)加强矿井通风、瓦斯管理,采取洒水防尘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积存;
(6)加强火工品和电气设备管理,杜绝电缆使用明接头现象。
四、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三合一”:生产车间、仓库、工人宿舍同在一幢楼;
②原料、成品、废料、易燃物品胡乱放置;
③楼内无防火栓、灭火器等起码的消防器材;
④无防火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很多门、窗被铁条焊死。
(2)人的不安全行为
①在有很多易燃物的工作场所,加班工人梁某吸烟并乱扔烟头;
②紧急情况下跳楼逃生时方式不对。
2.间接原因(管理原因)
(1)王某一:
上述直接原因都是由于王某一不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混乱造成的。
(2)石排镇、田边管理区:
该镇和管理区很多“三资”、“三来一补”企业都存在安个管理混乱现象: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或不健全,厂房设计、建设及投产时未经安全主管部门审验,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不齐全;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工作场所事故隐患较多。说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很不到位。
3.责任者
(1)直接责任者为加班工人梁某;
(2)领导责任者为王某一、王某二;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
(3)主要责任者:王某一,石排镇、田边管理区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
4.纠正及预防措施
(1)兴业制衣厂:
改变“三合一”现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或设置专人或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消除工作场所事故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2)石排镇、田边管理区:
端正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重视安全生产,保证足够的人员、时间,加强各方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并加强安全生产投人。
五、答题要点
1.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
①4#仓内强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存、接触,发生激烈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热积累,导致起火燃烧、爆炸;
②清水河仓库区总体布局不合理,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危险品仓库,牲畜和食物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集中设置在与居民点和交通道路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区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案例分析试题,真题下载安全工程师考试 - 模拟试题 - 案例分析

上一篇:2016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9

会员评论


联系本站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建筑资料下载 | 房地产资料 | 建筑资料库二 | 建筑课堂 | 建筑考试 | 装修设计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牛气建筑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