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料下载 | 房地产资料 | 建筑资料库二 建筑课堂 | 建筑考试 | 装修设计 | 注册 | 登录 | 会员中心 网站地图

首页

当前位置:牛气建筑网建筑课堂工程资料水利水电工程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正文

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10-24 21:56:29]   来源:http://www.67jzw.com  水利水电工程   阅读:8448

概要:以水利信息化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是水利部的大政方针。今后数年,大量资金将投入到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必然将形成巨大的高科技市场。对于水利行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对体制与机制的挑战。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可以满足水利现代化的需要,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其实,建设实施此类高科技项目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路和体制的创新,在于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的再创造。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需要充分市场化,让最优秀最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争,有效地降低信息化的风险。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化的IT企业提供持续性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行业和专业应用软件必需是熟悉本行业本专业的软件企业承担开发和维护任务。1、水利信息化建设呼唤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水利信息化中的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 科研项目” 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 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

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标签: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水电论文,http://www.67jzw.com

  以水利信息化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是水利部的大政方针。今后数年,大量资金将投入到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必然将形成巨大的高科技市场。对于水利行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对体制与机制的挑战。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可以满足水利现代化的需要,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其实,建设实施此类高科技项目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路和体制的创新,在于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的再创造。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需要充分市场化,让最优秀最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争,有效地降低信息化的风险。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化的IT企业提供持续性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行业和专业应用软件必需是熟悉本行业本专业的软件企业承担开发和维护任务。

  1、水利信息化建设呼唤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

  水利信息化中的各类建设项目,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其中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因此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又具有“ 科研项目” 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很容易被当成“科研项目”按照传统的项目攻关、鉴定、报奖的老套路去运作, 项目完成评奖之后,其运行维护和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则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建设单位陷入困难境地。另一方面,按照传统方式运作的“科研项目”在攻关和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常常被束之高搁,不能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的需要,这种尴尬局面我们大家都并不陌生。

  众所周知,在IT业界、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应用这些高科技领域中,硬件、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具有较大范围的技术复用性。而类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各地区各部门仍然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科研和重复开发,规范化和网络信息的兼容性将更为突出,这对于水利信息化大系统来说,很难达到系统整体最优。也有专家认为,信息化不是一个“ 项目”而是一个 “过程”。从行业系统来说,的确应该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由许多单个“项目”或子系统构成的,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仍然局限在“项目”的层次上,“过程”的概念太大,暂且回避。

  实际上,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既是“科研项目”,又是“建设项目”。我们如果按照后者去思考,就有可能走出“科研项目”的管理“ 误区”,实现“ 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完成汪恕诚部长“以水利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水利现代化”的既定任务。为了不至于使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陷入传统“科研项目”的老套路,我们需要的是“科研项目”管理思想的再创造,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2、开发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软件产品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水利信息化不论是“项目”还是“过程”,都必然涉及到许多具有行业和专业特色的软件系统或软件产品的开发,实践告诉我们,开发这些系统或产品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1 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应用软件产品需要探索新路

  水利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涉及面宽,专业众多。水利信息化的内容十分广泛,建设项目的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就连一些用于常规勘测设计的专业性应用软件,也让许多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颇感头疼。我们知道,专业性应用软件,一方面是开发难度大,投入大,风险大,失败率高,不懂专业技术的程序高手是写不出象样的专业应用程序的,而专业水平很高但却玩不转计算机的工程技术专家仍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是专业应用软件的用户群有限,并不象操作系统、字典软件、办公软件、字处理软件等通用软件,有庞大的用户群可以很快收回开发投资。因此,聪明的软件企业很少有胆量投入此类软件的开发,许多目前用于生产的专业应用软件,基本上是专业技术人员自行开发,自编自用,很少能形成规模化的商品软件。这些软件的系统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和用户界面等等方面都很难达到商品软件的水平。

  不理解专业技术的计算机高手或软件公司开发专业应用软件这条路很难走通,这一点不会有更多的异议。另一条路是专业技术人员与计算机程序员相结合来开发专业应用软件,这是一个很容易被许多人接受的但却并不一定是很成功的结合。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实例经验,效果并不理想。这样的结合用一个并不恰当的比喻:语言文化习惯思维都各不相同的跨国婚姻,在某些情况下是成功的,但失败的也决不在少数。

  工程技术人员知道(但计算机程序员并不知道), 工程技术语言具有一定的“揉 性”,例如在结构稳定性计算中,边界条件、计算参数、物理模型、数学概化、设计原则、计算理论、规则标准、工程经验、分析方法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或柔韧性,甚至对某些重大技术问题的把握还很可能因人而异,这就让程序员很难理解。而计算机语言则是“刚性”的,在程序编写中错一个字符,计算机就会拒不执行!当然,优秀的程序员有办法解决此类问题,但关键仍然是对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能够透彻理解。

  的确如此,虽然开发此类专业应用软件具有很高的工程科研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但却没有专业化的软件队伍系统地推出公认的拳头软件产品,这就是专业应用软件的尴尬。弥补这一奇怪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探索新路,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2 实践证实并不理想的开发专业软件产品的解决方案

  国内一家颇具名气的勘察软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与笔者交流时,提出了一个“三结合”的解决方案: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一个计算机程序高手,一个专业与计算机之间的协调人员(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翻译”),以这样的三人结合形式的开发小组或开发团队来完成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弥补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结合缺陷。想法很好,也有新意,但效果如何?笔者却不敢恭维。

  笔者曾经参加过几次日本专家咨询中国大型水电工程的专题技术研讨会,会上的日文翻译员对于常规应酬性内容的翻译没有任何困难,但一涉及到专业技术性问题就很难翻译出双方都较为满意的效果,中日技术人员之间只好改用互相都较为憋足的英语对话,或者干脆互相在黑板上写繁体汉字来表达专业概念。这里我们不可能要求一般翻译人员在专业技术上达到专家级水平,然而达不到专家级水平又无法理解专家们的技术和学术思想,当然就不可能用不同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翻译的尴尬。如果翻译在专业技术上达到了专家级水平,这时翻译本身就是专家或专家本身就是翻译。

[1] [2] [3]  下一页


Tag: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管理,水利水电论文工程资料 - 水利水电工程

上一篇:太浦河泵站多叶拍门设计

《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相关文章

会员评论


联系本站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建筑资料下载 | 房地产资料 | 建筑资料库二 | 建筑课堂 | 建筑考试 | 装修设计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牛气建筑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